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鬼怪浩难测。唐 • 贾岛

VIEW MORE
scroll down

游客为什么都纷纷到塞外浑源拜水神?


自古以来,浑源县驻守着两位水神,其中一位水神是玄武大帝, 另一位水神是律吕神。

  作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浑源县,实在是一座藏着诸多秘密的神奇而美丽的古老城市,如果你不小心走进这片土地,就像掉入了一个深不可见底的东方文明深海,一定会被它的无穷无尽的秘密所吸引、所震撼。其中,古老神奇独特的水神文明,实在是让游客心向往之、叹为观止。

 

 

  自古以来,浑源县驻守着两位水神,其中一位水神是玄武大帝。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民族图腾。《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召玄武而远游”。洪兴祖补注曰:“说者曰:‘玄武为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

  大约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龙、凤、虎、龟被视为“四方神兽”,成为主管四方、保佑四方的天神图腾,受到先民们的崇拜。据说,“四方神兽”中的龙、凤图腾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象征,而龟、虎则可能是依据惊心动魄的战争而创意出的独特的图腾。《易经》记载,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古代认为出现龙负图、龟出书的“河图洛书”奇异之象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祥瑞。

  据说玄武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云笈七签》记载:“夫四象者,乃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青龙者,东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玄武者,北方壬癸水。能柔能刚,经云:上善若水,非铅非锡,非众石之类,水乃河车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药不可暂舍。能养育万物,故称玄武也。如志士烧炼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经云‘四神之丹’,此是也。”

  汉代之前,玄武还只是神龟的形象。汉代以后的瓦当、壁画、砖雕、墓葬石刻中的玄武,在神龟的基础上增加了蛇的形象,龟蛇缠绕、两头相斗的图像,既突出玄武食蛇除恶的勇猛,又展示出中国文化龟灵蛇寿的神奇。学者康笑胤在他的《中国神话学考证》中论证:玄武乃玄蛇、龟武之化身,玄蛇是龙首凤翅蟒身;龟武乃龙首鳌背麒麟尾,它们是上古神兽腾蛇及赑屃的演变,也是北方民族龙图腾跟龟图腾的融合,龙蛇原是一体,鳌是龟的演变,即龙之子赑屃的前身或另一种称呼。龟和蛇在中国古代认为是灵兽,象征长寿,汉朝以前贵族长配以玉制龟佩,在日本受古代华夏文明影响,取名字和制作图徽常用龟字及龟图案。

  北宋时期,玄武改名成真武,是为了避宋朝赵家圣祖的讳。 顾颉刚在研究颛顼时,谈到了颛顼与真武的关系:“盖颛顼者,北方之上帝,犹今民间所祀之玄天上帝,故北维为其所建,玄宫为其所居。”也就说,颛顼就是玄武,就是玄武大帝,就是真武大帝,就是主导北方、驻守北岳恒山的最高主管神灵。宋元时期,真武由北宫玄武被抬升至真武真君、安天元圣帝,再抬升至玄天上帝的宝座。明朝时期,由北方入继大统的明成祖,视镇守北方的玄武为其护佑之神,主世界江河、淮海,兼四足负荷之事。之后,玄武作为北岳恒山之神,在民间群众的心中地位日隆。

  《玄天上帝启圣录》一书记载了玄天上帝(即北岳玄武大帝)的修行之路。玄天上帝天性纯良,酷爱修行,由于修行特别虔诚专一,于是感动了玉清圣祖紫元君现身,传授给他无极上道。玄天上帝精进修炼五百年之后升天而去,吸取坎离真精,归根复位,在天上位居三境辅臣,在红尘位居十方大圣,显名亿劫,与天地日月齐寿,功德圆满。

  玄武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如此之高,那为啥被作为水神崇拜呢?一是因为他是北岳大帝。《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记载:“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后汉书王梁传》记载:“玄武,水神之名”。北方玄武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雨水为万物生长所需,且水能灭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属性无可置疑,受民间重视和信仰实至名归。在广东资料里又有这样关于玄武大帝水神祭祀的说法。据屈大均考证认为,广东人既祀赤帝又祀黑帝,黑帝是玄武大帝,位居北极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于北极,北极为源头,而南溟为尾巴。祭祀赤帝者为了冶水之尾,祭祀黑帝用来司水之源。二是因为北岳大帝是颛顼,颛顼是治水之神。颛顼比大禹治水还早。《史记•律书》记载:“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共工本来是治水的官员,但是却不治水,反而制造水患。《史记会注考证》指出:“共工之作乱,振涛洪水,以祸天下,故云水害。”共工制造水患的目的是为了和颛顼争帝。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共工的孙子曀鸣也是制造水患。《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蛟虫死,颛民生。”华夏文明离不开治水,包括颛顼的五帝也一直和水患作抗争,《尚书•尧典》记载,舜帝也曾经“流共工于幽州。”直到大禹终于“辟除民害逐共工”,“卒布土以定九州”,彻底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奠定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基石。

 

 

  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描写了真武大帝的形象:“其像披发不冠,服帝服而建玄旗,一金剑竖前,一龟一蛇,盘结左右。”浑源县的北岳恒山主峰过去就叫玄武峰,玄武峰正殿上供奉着龟蛇盘缠的玄武大帝神像,山腰的龙泉观中还有相距不到一米的一苦一甜两口玄武井,北岳恒山下坐落着一座龟城蛇街72条绵绵巷的独特浑源玄武古城,每年前来祭拜玄武大帝和参观玄武古城的游客络绎不绝,华夏玄武水神文明已经深深地浸润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了。 

  另一位水神是律吕神。据考证,全国祭祀律吕水神的仅仅浑源一地,实在让人费解。在浑源县城北7里的凤凰山上,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寺庙名为律吕神祠,风景绝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被称为“神溪夜月”,为浑源古八景之一。远望,蒹葭苍苍,墟里生烟;近观,荷风习习,神祠印月,堪称“塞外江南”。

  据民间传说,“律吕神祠”和当地流传的一个传说有关。在唐代大和元年六月初一的晚上,浑源人张珪夜宿神祠,观罢壁画,躺下很快进入梦乡,梦中听到天乐和鸣,环佩叮咚,一个美丽的天仙站在空中语:“律吕,律吕,上天判汝,是月25日行硬雨。”语毕遂腾空而去。第二天,张珪就把所梦之事具告乡邻,乡邻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急急忙忙割麦,到了25日那天果然下了一场大雨,由此人们以张珪梦中天仙之语命名该神仙为律吕神,之后在当地湖边建祠供奉。每年农历五月初一,神溪村都会举行纪念水神的盛大庙会,浑源县周边地区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聚集在神溪村律吕神祠进行祭祀。现在,这里已经是国家级神溪湿地公园,古韵新景相映成趣,每年慕名前来祭祀、旅游观光的各地游客源源不断。

 

 

  浑源得名也源于水,据说是南山上八水汇浑之意。浑源的水也特别神奇:浑源汤头温泉是北方第一泉,康养疗愈效果明显,曾经建有北魏行宫,皇帝妃嫔每年都到此沐浴避暑;浑源神溪湿地是国家级湿地公园,荷花盛开,天鹅栖息,风景绝美;浑源的恒山湖是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钱正英设计建造的拱形大坝水库,悬寺飞瀑,虹桥飞架,湖光山色,山水圣境;浑源甘泉酿出的浑源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绵长,古语有:“吸水烟下兰州,喝烧酒浑源州”的美誉,曾经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民间人士说,浑源的水这么好,就是因为浑源有两位水神坐镇的原因。大家姑妄言之,咱们姑妄听之,权当一乐。

 

作者:杨新儒

关键词:

恒山

相关新闻


民国麻席珍 | 癸酉(1933)登恒岳记(附诗文)

现在的古城浑源,谈起保护较好之古民居必提“麻家大院”,原院主麻席珍也随之有了热度,似乎人因住所而闻名。


民国高良佐丨1935年晋北考察行记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作西北视察之行,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秘书高良佐一路随行,凡沿途所见所闻,皆笔之于书,在当时各大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民国蒋维乔丨1918年《恒山》图册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蒋维乔奉教育部令,视察山西学务,乘便礼五台、谒恒岳。9月21日由北京启程,先乘火车到石家庄,到太原;再乘架窝赴五台山、恒山;然后于10月13日由大同乘火车返京。


民国邵元冲丨1935年北岳考察纪略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遂作西北视察之行,4月25日自西安启程,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


民国陈兴亚丨1935年云冈、恒山游记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之间,陈兴亚领了北平绥靖公署参事闲职,赋闲居家,多与友人相偕游历祖国各地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