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鬼怪浩难测。唐 • 贾岛

VIEW MORE
scroll down

民国蒋维乔丨1918年《恒山》图册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蒋维乔奉教育部令,视察山西学务,乘便礼五台、谒恒岳。9月21日由北京启程,先乘火车到石家庄,到太原;再乘架窝赴五台山、恒山;然后于10月13日由大同乘火车返京。

编者按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蒋维乔奉教育部令,视察山西学务,乘便礼五台、谒恒岳。9月21日由北京启程,先乘火车到石家庄,到太原;再乘架窝赴五台山、恒山;然后于10月13日由大同乘火车返京。期间,10月10日,蒋维乔在浑源县知事郭君吉人(守谦)的安排下,偕县劝学所长韩君相五(上卿)、县视学原君映淇(竹林)乘肩舆上恒山,郭知事命厨役携食物以从,游历一日,拍摄了20余幅照片,意在用图像记录恒岳景观。

  其时,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在筹备出版《中国名胜》写真图册,用珂罗版精印,均由我国教育名流旅游时特别摄影,汇集全国24处名山胜迹,蒋维乔之《恒山》即列为中国名胜第12种,于1919年7月首版发行。《恒山》图册定价大洋一元,长27cm,宽19cm,扉页为《恒山弁言》和《旅行须知》,共拍制24幅图片,基本包括了恒山的各个景点、主要寺院和道观,图册所有文字说明都是中英文对照,可见此套图册面对的不只是国内读者群体,当时已有将中国名胜向世界推广之概念。

  近代人物游历浑源、恒山,向来是本刊关注之重点,现将此图册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恒山》图册
蒋维乔 | 文

 

 

蒋维乔(1872—1958)

 

  蒋维乔(1872—1958),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秀才出身,近代知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1902年,结识了蔡元培,共同从事中国教育会的爱国教育运动,曾任中国教育会监察,爱国学社教员,爱国女学事务、教员、校长,商务印书馆小学教科书编辑等。商务印书馆供职时,从1905年起,先后发起和主持小学师范讲习所、尚公小学、商业补习学校、工人夜校等。

  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在南京、北京相继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蒋维乔也应邀担任教育部秘书长、教育部参事等职,期间虽曾离职,但并未中断教育方面的活动。1922年7月,蒋维乔出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1925年出任东南大学校长,1927年离任赴泸寓居。1929年9月起,被聘入上海光华大学,先后任哲学系教授、中文系教授及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长达20年之久。1938年8月,兼任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1941年7月起,兼任上海鸿英国书馆副馆长、馆长、名誉馆长;1946年9月,兼任上海人文月刊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特邀代表出席苏南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主席。1958年3月16日病逝于上海。

  蒋维乔的著述有:《因是子静坐法》系列书籍、《学校管理法》《心理学讲义》《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吕氏春秋汇要》《中国佛教史》《佛学概论》《佛教浅测》《佛学纲要》《大乘广五蕴论注》《中国教育会之回忆》等,以及与杨大膺合著的《中国哲学史纲要》《宋明理学纲要》等。其中《中国佛教史》影响最巨,为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之先声。

 

恒山弁言

  恒山在山西浑源县城南二十里,古者天子十有二月,北巡狩至于北岳,即北山也。山僻在塞北,昔时游者,须自太原遵陆北上,出平型关或雁门关,道途险阻,旬日方达。今则藉京绥铁路之交通,自京而往,仅三日程耳。北方之山,大概雄壮而鲜秀气,惟恒山则苍秀独绝,宜其称岳也。余于本年因赴山西考察教育之便,周历太原、忻县、定襄、五台、浑源、大同各县,既礼五台,更谒恒岳,时为阳历十月,己积雪满山,关内外之气侯不同如此。在山得摄影二十余纸,略为编次,付诸珂罗版,附以说明并及里程食宿,世之有同嗜者,可以览观焉。

  民国七年十二月蒋维乔识

 

恒山牟言、旅行须知

 

旅行须知

  自京师西直门,登京绥汽车,早晨开行,夕至大同。三等车价,五元六角;二等递加一倍;头等递加二倍。西直门至大同车站,计六百七十二里。

  大同车站附近,有新式旅馆,曰东华,曰泰安,皆颇清洁,饭食亦可口。头等房间,膳宿每日一元,二等五角,馆中可代客雇车马。

  大同距浑源县一百二十里,或乘骡车或乘架窝(用芦席作窝,略似内地之轿,前后驾于两骡之背而行,山行可免颠越之苦)均可,骡车价每日约二元,架窝每日约四元。

  自大同起程,一日行六十里,至吉家庄,有长盛客店,此为大同与浑源交界处。又十里入浑源境,至瓮城口,有大兴客店,较为清洁,均可度宿,房饭钱每人每日三百文。晋北各县人民,以蒸麦及马铃薯为食,吾人不惯,最好自带白米及罐头食物,至客店时,令煮稀饭食之。自吉家庄或瓮城口起程,一日行六十里或五十里,至浑源县。县城南关外有客店,惟不甚清洁,每日膳宿,亦不过数百文。

  恒山仅一主峰,大致游览一周,一日可以往还。自山麓至山半,皆土路,极平坦。山半至岳庙,石路虽稍陡峻,然阶级整齐,步履不艰。若欲自庙后登绝顶,则危崖绝巘,榛莽塞途,非勇者不能至矣。

  塞北气侯高寒,阴历八月即降雪,至明年三四月间方消,故游恒山者于夏日最宜。

  恒山岳庙中,只一道士,景象荒凉,惟殿宇由地方公款时加修葺,故尚壮丽。殿旁有室数楹,游者可以住宿,惟须自带被褥及食物。

 

旅行须知

 

中国名胜第十二种

恒山目次

一 悬空寺

二 恒山正门

三 恒山全景

四 艇子岭下村落

五 柴木岭积雪

六 虎风口

七 岳庙正门

八 岳帝寝宫

九 更衣殿

十 潛龙二泉

十一 岳庙正殿

十二 御碑亭

十三 玉皇阁

十四 会仙府

十五 恒山绝顶

十六 自绝顶俯视白龙洞

十七 白虎峰

十八 白虎峰前森林

十九 琴棋台望远

二十 纯阳宫

二十一 凌云阁

二十二 娘娘庙

二十三 关帝庙

二十四 岳庙宝印侧面及正面

 

中国名胜第十二种 恒山目次

 

(一)悬空寺

 

 

  寺在浑源县南恒山下瓷窑峡。两崖壁立,一涧中流,西崖之半,倚壁凿石,构一层楼,危梯仄磴,飞阁相通,远望之如悬于空中,故名。寺中有纯阳宫,亦有弥勒殿,蓋取仙佛同源之义。后魏时所建。

 

(二)恒山正门

 

 

  过悬空寺,行于峡中,里许,涧东有三座门,额书北岳恒山四字,即恒山岳庙之山门也。

 

(三)恒山全景

 

 

  恒山与泰山相似,惟有一峰,而苍秀独绝。自山门东上,路皆平坦,行里许转北,即可见全山之景。山顶寺庙,依山势建筑,疏落有致。

 

(四)艇子岭下村落

 

 

  山半艇子岭下,有居民数十家,筑土为墙,葺茅为顶,有上古之风。

 

(五)柴木岭积雪

 

 

  自半山西南望,山岭重叠,大者名柴木岭。岭巅积雪甚厚,晴日映之,殊堪悦目。时正阳历十月国庆日 阴历九月初也。

 

(六)虎风口

 

 

  自山半以上,路渐崎岖,崖石突起,道中建一亭,额曰虎风口。旁有古松,耸然特立。

 

(七)岳庙正门

 

 

  自虎风口而上,石路峻峭,行三里许,即北岳庙。其前有牌坊,气象宏阔,额书永奠朔方四字。

 

(八)岳帝寝宫

 

 

  由牌坊东拾级而上,崖半有岳帝寝宫,三面岩石覆之,极幽秀之致。

 

(九)更衣殿

 

 

  岳庙依山势斜曲而上,进庙后,左旁有是殿,尚完整。

 

(十)潜龙二泉

 

 

  更有殿左有二泉,一味苦,一味甘,苦者己湮没,构亭其上,名潜龙二泉。夏时天早,至此祷雨。

 

(十一)岳庙正殿

 

 

  自更衣殿侧再上,山路陡绝,舆马不能行,半里许为岳庙正殿。上负绝壁,其下有百零三石级,前殿书南天门三大字。

 

(十二)御牌亭

 

 

  自殿西循崖而上,有御碑亭,亭为八角形,中有清康熙帝御碑,书化垂悠久四大字。

 

(十三)玉皇阁

 

 

  御碑亭西,为玉皇阁,阁有二层,其中皆供玉帝像。

 

(十四)会仙府

 

 

  玉皇阁西有一殿,在石窟之下,殿中供群仙之像,殿后摩崖,书会仙府三字。

 

(十五)恒山绝顶

 

 

  岳殿之东有间道,可登绝顶。陡峻无阶级,短树茂密,草莽刺衣,必尽力攀跻方得上。山之阴即浑源城,自绝顶俯视之,如地上画一小圈耳。山麓至巅,以测高器测山顶,高于海面二千零八十尺,合营造尺六千五百尺。

  图片中顶峰坐着合影的三个人,应该为作者蒋维乔和时任浑源劝学所长韩相五,以及县视学原映淇,蒋先生在《游记》中这样写道:游览恒山时“劝学所长韩君、视学原君亦偕住”

 

(十六)自绝顶俯视白龙洞

 

 

  山之阴有白龙洞,此从绝顶俯视之形。

 

(十七)白虎峰

 

 

  峰在岳庙之东,岩石奇秀。峰下有二洞,一大一小,上镌白云灵穴四字。

 

(十八)白虎峰前森林

 

  白虎峰松柏茂密,从山顶望之,青葱如蒜,及经林下,则皆合抱参天,与怪石相称。

 

(十九)琴棋台望远

 

  台在会仙府西,峭壁森立,一峰突出,旁有石几,此乃山下远望之景。

 

(二十)纯阳宮

 

  宫在会仙府西,中供吕祖像。

 

(二十一)凌云阁

 

  阁在纯阳宫西,后倚危崖,兀然高耸,故名凌云。

 

(二十二)娘娘庙

 

  庙亦在纯阳宫之西,其四角高出者为钟楼,所祀者为送子孙娘娘,事出封神演义。

 

 (二十三)关帝庙

 

  在岳庙之西,后负高峰,前有茂林,风景绝胜。

 

(二十四)岳帝宝印侧面及正面

 

  印为铜铸,周围有二十四金星。印面中央亦嵌金,背负龟钮龙顶龙尾龙爪。印文三行,为北岳恒山安天尊元圣帝宝十二字。此印在前清时,大同府属各州县,每年轮番典守,今由浑源县知事藏之。

 

 

 

  中华民国八年七月初版,十八年五月三版。

  《中国名胜第十二种——恒山》,每册定价大洋一元,外埠酌加运费汇费。

  编纂者:蒋维乔

  发行兼印刷者:上海宝山路商务印书馆

  发行所:上海及各埠商务印书馆

 

  中国名胜写真已出二十二种,均为我国教育名流旅行时特别摄影,用珂罗版精印,每册多至二三十幅名山胜水,摄取方寸之间,购置案头,不啻与天然佳景晨夕晤对,有山水癖者及爱好美术者尤宜人备一编。

  《中国名胜》(出版画册):一黄山,二庐山,三普陀山,四西湖,五避暑山庄,六泰山,七衡山,八孔林,九虞山,十雁荡山,十一天台山,十二恒山,十三五台山,十四西山,十五盤山,十六大房山,十七华山,十八武夷山,十九天目山,二十云台山,二十一莫干山,二十二劳山。

 

 

文字整理:靖志勇

图版扫描:佟永江

校对:雪   芳

编辑:邢学琳

关键词:

恒山

相关新闻


民国麻席珍 | 癸酉(1933)登恒岳记(附诗文)

现在的古城浑源,谈起保护较好之古民居必提“麻家大院”,原院主麻席珍也随之有了热度,似乎人因住所而闻名。


民国高良佐丨1935年晋北考察行记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作西北视察之行,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秘书高良佐一路随行,凡沿途所见所闻,皆笔之于书,在当时各大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民国蒋维乔丨1918年《恒山》图册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蒋维乔奉教育部令,视察山西学务,乘便礼五台、谒恒岳。9月21日由北京启程,先乘火车到石家庄,到太原;再乘架窝赴五台山、恒山;然后于10月13日由大同乘火车返京。


民国邵元冲丨1935年北岳考察纪略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遂作西北视察之行,4月25日自西安启程,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


民国陈兴亚丨1935年云冈、恒山游记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之间,陈兴亚领了北平绥靖公署参事闲职,赋闲居家,多与友人相偕游历祖国各地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