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鬼怪浩难测。唐 • 贾岛

VIEW MORE
scroll down

民国邵元冲丨1935年北岳考察纪略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遂作西北视察之行,4月25日自西安启程,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

编者按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遂作西北视察之行,4月25日自西安启程,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此次考察,邵元冲按日记之,留存于世。

  1990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将《邵元冲日记》出版。2013年8月,《民国山西读本·考察记》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将邵元冲日记中考察山西部分以《山西考察纪略》为标题编入。本文由《山西考察纪略》中摘取考察大同、浑源部分录摘,并重新改标题目。

  近代人物游历浑源、恒山的游记,向来是本刊关注之重点,现将此文刊发,以飨读者。

 

    

  邵元冲(1890~1936),号翼如,浙江绍兴人,秀才出身,赴日留学的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曾追随孙中山任广州大元帅府机要秘书并代行秘书长职,孙中山遗嘱见证人之一。曾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代理立法院院长、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西安事变时罹难。

 

 

北岳考察纪略
邵元冲 | 文

 


《民国山西读本·考察记》内页

 

七月廿三日星期二 晴

  晨四时顷抵大同,骑兵司令赵承绶(印甫,五台人)暨大同县长卢宗孚(伯雄,嘉兴人,浙江高等学堂学生)等均来迓,遂下车入城。傅宜生则于天明径乘汽车赴太原。入城后,寓山西省银行。

  九时半,赵司令、卢县长等伴同赴云冈。地在城西三十余里武州山云冈堡,沿武州川溯流而上,经观音堂(有彩釉三龙壁), 入武州塞口,石窟渐见。其地为大同与左云两县之界,而大同故为北魏都城,崇奉佛教,浮图颇盛,而云冈各凿石佛窟之工,凡历百余年始竣 ,为魏时车驾游巡要区。窟顶有太和十七年仕女等为魏主祈祷碑文。石窟大者,原为九十五区,元代又建石佛二十龛,造像多庄严完好。近二十余年来,时为倭贼盗凿佛头而去,故多破毁,且山岩原为砂石,亦多崩裂之处,非亟事修葺,殊不易保存也。

  近年,赵司令于石窟旁建一别墅,以为游者憩息之地,亦可借寓,用意颇善。

  余于十四年秋,曾一过其地,旧境重游,溯回往事,所感殊深,因重遍历各窟一周。

  午后一时顷返城,至赵司令宅午餐。

  四时后,至清远街大华严寺,俗称上寺,辽清宁八年建,其壁画殊为壮丽。又有下华严寺,闻原系一寺,中隔为二,有铜佛像数座,神采飞动,其铸造之时犹待考也。殿前有石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为辽太康间物。又观阳和街九龙壁,闻为明代王府照壁,高五丈,宽二十丈,上嵌九龙,均琉璃砖所建,神采极为飞动。

  七时顷归,应地方法院李院长襄宇(意白,湖北蕲春人)及卢县长招宴,九时顷散。检物,至十一时半寝。

 

七月廿四日 星期三 晴

  晨六时顷起,乘骡轿离大同,出南门向浑源县进发。

  十一时半至落阵营村公所休息并小食。以骡夫等多吸鸦片,延至一时顷始行。

  二时半渡桑干河。

  七时改乘马。

  八时至浑源北关,由县署照料,住西关恒兴银号。

 

七月廿五日 星期四 晴

  晨六时三刻乘马行,赴恒山。山在城外二十里。

  志称:“高十里,周百卅里,北连玉华峰,东连柏山,南连枪峰岭山脉,由阴山南入朔平大同府境,由朔州西折而东,为勾注、复宿、夏屋、茹越。削崖突起于州南,为恒山。由恒山南行,为太行、王屋,西南尽于河,东行为紫荆、居庸,而东北尽于海。山顶建北岳庙,有十八景”。

  惟北岳在曲阳抑在浑源之说,清代学者颇致聚讼。顾亭林、阎百诗皆据《尔雅》等书,以为应在上曲阳。而在浑源者,则谓自宋失云中,輶轩不能至,故有改祠之举。明弘治时,兵部尚书马文升请厘正祠典,改北岳祭于恒山。礼部尚书倪岳议复,曲阳庙祀已久,当仍旧,山在浑源者,修治其庙,诏从之。至清代,则明定以在浑源之恒山为北岳。

  盖昔人所聚讼者,非为恒山之是否在浑源,乃为恒山之是否即北岳,然三代以下,秦、汉、隋,皆祀北岳于浑源州之恒山,而五代失河北,宋祀于真定之曲阳,以为一时权宜之计。其说,亦固未可厚非也。

  出浑源县城,南行十里许,至磁窑口,山势渐束,乱流纵横,为滱水与恒水双流奔汇处。

  更里许,达悬空寺。寺在翠屏山悬崖之间,凿山插木,承以长柱,凭空结构,建楼阁二,皆三重,凌虚数十丈,相距数十武,联于飞桥,实为奇构。或言建于北魏时,今所遗者,为大定九年残碣,则至迟亦为在金源之时矣。

  登眺少顷,继续前行数里,随山势曲折前行。至岳麓,势忽开敞,诸峰回抱,广道中开,则恒岳坊在焉,为明弘治十年修建,题“北岳恒山”四大字。由此循坡迤逦而上,山势益雄峻,而岩间煤层,随处发露,可征地力蕴蓄之富。更上,坡势益陡,乃下骑步行。山中松柏,大者逾抱,亦夭矫可观。经大字岭,有“恒宗”二大字,广各丈余。又经得一庵、虎风口,旁有石碑,大书“介石”两字,广各尺半,为明弘治时浑源知州会稽董锡书。更前,经果老岭,石上有掌痕,传为张果坠驴所留之手迹。

  更前半里许,达岳庙口,有额曰“贞元之殿”,凡历百余级而至庙,殿宇不甚宏丽,且碑石多系清代祭告之文,惟民国二十一年,寇县岳济泰书摹北岳全图一碑,尚工整可观。少憩后,即由山僧导引,越紫芝峪右崖,以达岳顶。俯观浑源、应县诸城,俱远近可见。恒山在五岳中,无特异之处,亦不甚高,而特整峻,如古丈夫垂伸而立,自有肃穆之状,此其所以为岳也。徘徊少顷,仍折而下,就岳庙小食并休憩。

  午后二时许,离庙经飞石窟、寝宫、还元洞而下山,日光蒸曝颇强。四时顷返县城寓舍,少憩。复外出,购正、续《浑源县志》等数种归。晚,检装,早寝。

 

七月廿六日 星期五 晴

  晨五时,乘骡轿离浑源县城,向应县西进,沿途循恒山趾而行。

  十一时顷过辛圐囵,休憩,少进食。 

  十一时半行,未至应县十里,县长王映荣(焕阁)等均来迓。沿途以炽热,且向西行,骡轿中日光蒸曝甚剧,颇感暑热。

  四时顷抵应县县城,住公会银号。体颇不舒,吐泻骤作。

  六时顷,力疾观释迦塔。塔在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为辽清宁二年所建,纯系木质,不用砖瓦及石材。塔高六层,每层高三丈余,第一层有柱二十四,每层之中均有释迦佛像。第一层之佛像高约二 丈,近年西方建筑学家往观者称为宇内奇迹。辽道宗赐额曰“释迦塔",原称宝宫寺,元延祐二年改称佛宫寺,明万历时重修。瞻览少顷,体倦未能登陟,仍返寓休憩。

  途中见士女如云,靓装往来,通衢填咽,闻是日城中以得雨演剧酬神,故四乡皆群集来观。又闻雁门以北,自大同至浑源、应县,民俗多佻,男女之防甚疏,此亦有地方政治者之责也。

  晚,即寝。

  ……

 

 

原载于《邵元冲日记》

转载于《民国山西读本·考察记》

标题为编者所加

 

 

邵委员视察西北路线图

图片来自 百家号/小崔侃谈记

 

 

校对:雪   芳

编辑:邢学琳

 

作者简介

  邵元冲(1890~1936),初名骥,名庸舒,字元冲,号翼如。浙江绍兴人。1903年中秀才,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

  1911年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1912年归国任上海《民国新闻》总编辑。1913年3月,中国国民党元老宋教仁被刺杀,凶手应桂馨匿居上海租界,邵元冲力促罪犯引渡伏法。“二次革命”爆发后,邵元冲于1913年7月赴江西九江投入讨袁行动,任长江各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失败后再次东渡日本,随后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民国》杂志编辑、中华革命军绍兴司令官、山东戒备司令。

  1917年9月,广州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大元帅,邵元冲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并代行秘书长职。1919年冬,邵元冲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留学,并奉孙中山之命视察海外党务。1923年11月,参加赴俄考察团考察苏联。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先后当选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随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兼政治委员会委员、大本营法制委员会委员、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兼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职。年底随孙中山北上,邵元冲任随行机要秘书兼《民国日报》社长、北京政治分会委员,为孙中山遗嘱证明人之一。

  1927年,任浙江省政治分会委员兼杭州市政厅厅长(后改称市长)。1928年初,任广州政治分会秘书长。1929年3月,国民党召开“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副院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代理立法院院长。国民党“四大”"五大”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3年任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5年,游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绥远、山西等省。1936年,游历广西,与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会晤后,赴西安面见正在指挥剿共的蒋介石,正好遭遇西安事变。当时他住在京西招待所,见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进入而欲跳窗逃走,被枪弹击中,两天后去世。

  藏书10馀万卷。主要著作有《各国革命史略》《孙文主义总论》《建国之路》《国家建设论》《总理护法实录》《中华革命党史》《邵元冲讲演集区》《西北揽胜》等。尚有遗稿甚多未刊。

关键词:

恒山

相关新闻


民国麻席珍 | 癸酉(1933)登恒岳记(附诗文)

现在的古城浑源,谈起保护较好之古民居必提“麻家大院”,原院主麻席珍也随之有了热度,似乎人因住所而闻名。


民国高良佐丨1935年晋北考察行记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作西北视察之行,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秘书高良佐一路随行,凡沿途所见所闻,皆笔之于书,在当时各大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民国蒋维乔丨1918年《恒山》图册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蒋维乔奉教育部令,视察山西学务,乘便礼五台、谒恒岳。9月21日由北京启程,先乘火车到石家庄,到太原;再乘架窝赴五台山、恒山;然后于10月13日由大同乘火车返京。


民国邵元冲丨1935年北岳考察纪略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遂作西北视察之行,4月25日自西安启程,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


民国陈兴亚丨1935年云冈、恒山游记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之间,陈兴亚领了北平绥靖公署参事闲职,赋闲居家,多与友人相偕游历祖国各地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