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悦览 | 着力建设全境恒山 推进景区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
2025-03-14 15:28
来源:
着力建设全境恒山 推进景区产业升级
裴雁巍 摄
大家好!非常荣幸受邀作为嘉宾代表在本次道教名山联盟工作会上作主题分享。景区产业建设升级是当前每一个景区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恒山风景名胜区也一直致力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和解。我就恒山的一些情况和做法和大家作一个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恒山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
恒山风景名胜区,包括恒山、悬空寺等十三个子景区。面积为122.3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42.1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现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双遗产预备名录,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裴雁巍 摄
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是历代王朝祭祀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国山圣山。东扼紫荆,南屏三晋,西衔雁门,北瞰云代。据古代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也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天然地理分界线,内长城蜿蜒其上,雁门、平型诸关屹立其中,70公里边墙绵延,烽燧星罗棋布,长城烽火、名将试剑,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恒山古建筑群
西汉初,恒山主峰始建寺庙。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又建恒庙,后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毁而复修,延续至今。恒山之上寺庙、亭台、楼阁36处,庙宇82间。故有“三寺四祠七宫八洞九亭十二庙”之说。恒山地险山雄,风景殊异。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多有登临,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化垂悠久”,徐霞客赞为“天下巨观”,李白醉书“壮观”,数十通御祭历朝古碑森然环列贞元主殿,摩崖题刻随处可见。主峰天峰岭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4公里,海拨2016.1米。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朔方第一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称。
北岳恒山“第一胜景”——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以“奇”“巧”“险”闻名于世。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佛道儒“三教合一”,为中华和文化之典范。
悬空寺雪景
恒山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浑源县文旅资源富集,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浑源古城”、国家级湿地公园——“神溪湿地”、“山西的华清池”——“汤头温泉”、国家道地药材“正北芪”,曾出土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牺尊”、李白诗歌中的“干将今安在,少虡独煌煌”之天下名剑——少虡剑等,境内现有文保单位29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8处、市级5处、县级9处。
二 推进景区产业升级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我们立足国山、名城、温泉、湿地、黄芪等资源禀赋,瞄准市委提出的“要把恒山打造成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康养度假、户外健身于一体的5A级景区”发展目标和县委提出的打造“全境恒山 全景浑源”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的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所有业态和产业向文旅汇集聚集,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着力将北岳恒山生态康养示范区打造成践行“两山”理论的山西样板,全力打造北岳国际旅游目的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恒山山门
各类文旅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工建设,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出喜人景象。2023年1月,恒山—悬空寺景区接待游客7.72万人,是历史同期最高峰1.54万人的4倍;门票收入217.75万元,是历史同期最高峰62.94万元的2.5倍,实现了开门红。2023年10月国庆黄金周,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0.55人次,恒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1.55万人,门票收入664万多元,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7亿元,呈现出疫情后报复性回暖、游客人数倍增、收入暴涨的好势头,全年有望突破300万人游客接待人数,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证。
一是全面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我们按照打造“全境恒山 全景浑源”的发展目标,高标准编制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擘画了以中部恒山、悬空寺和浑源古城为凤身,北部神溪湿地为凤头,南部千佛岭、汤头温泉为凤尾,天峰岭—书简山—五峰山为东翼,翠屏山—龙山—凌云口为西翼,以交通路网为筋骨,浑河唐河为血液,北岳文化为灵魂的“凤凰展翅腾飞”百里文旅产业发展蓝图。
二是全力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由恒山景区管理中心主任兼任县政府党组成员,分管全县文旅工作;县文旅局长兼任恒山景区管理中心党组成员,从领导体制上发力,推进景区建设和全县文旅产业凝成合力、全域发展。推进了事企职能分离,景区管理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恒山文旅公司负责经营性业务运营,为景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是加快完善文旅基础设施。积极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先后完成了总投资13.06亿元的恒山—悬空寺核心景区提质、浑源古城系列改造升级、国道239改线工程;加速推进总投入12.78亿元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悬空寺景观提升、神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汤头温泉疗养院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总投入17.41亿元的恒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更新工程。全部工程完成后,全县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性改变。
四是深入挖掘弘扬历史文脉。组织全县文化人士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全方位挖掘“恒久北岳、厚道浑源”所孕育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成立了恒山书院,邀请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组织开展了颛顼文化研讨会,重启了一百年停办的文庙祭孔大典活动和日常的祭祀礼仪文化活动,推出了一批北岳文化理论成果和一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度、多角度加强宣传,在《中国国家旅游》《映像》等国家级媒体发表北岳文化系列研究文章,编辑了《浑源》画册、《从浑源古城走出的名人》、《北岳恒山游记》、《浑源民间文化传说故事》、《会仙府神仙文化解读》等书籍,拍摄了多部恒山专题片、宣传片和快手、抖音短视频,浑源、恒山频繁在央视和各级新闻媒体频频出镜。
五是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我们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发文创产品300多个品种,其中:恒山景区开发了30个系列60多个品种的文创产品,浑源州衙开发了9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文创产品,浑源文庙开发了16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文创产品,新建的黄芪文化园已经开发了3个系列67个品种的文创产品。
层峦叠嶂
三 下一步的措施
浑源将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和恒山5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引领,积极多渠筹措资金,进一步夯实基础、砥砺前行,全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九天宫
一是加快“双创”和“一区”创建步伐。尽快编制完成创建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价报告》,计划一年内完成对恒山景区5A级改造;同步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力争今年完成省级层面的评审工作,2024年同步创建完成。另外,我们浑源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试点。这是加快建设文旅康养战略支柱产业的有力抓手,也是恒山文旅康养提质升级、示范引领的重要工程。我们将抓住契机,争取年内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对标5A标准,积极争取各渠道资金,实施投资4.93亿元的恒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交通改造、生态工程、供水设施工程等;加快实施12.48亿元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更新工程,全面提升浑源古城的文化内涵和游览体验;实施北岳朝拜大道建设项目,以一条全长5.4公里的慢行文化长廊将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与恒山—悬空寺景区、浑源古城、神溪湿地、龙蓬峪、磁窑小镇、温泉康养小镇有机连接起来。
三是加快招商引资。围绕“全境恒山 全景浑源”发展目标,今年我们共推出16个招商引资文旅项目,其中既有温泉度假村、湿地公园开发后期运营、重要景点开发等项目,又有民宿酒店建设、酿酒、陶瓷、凉粉文化园运营等项目。为了推进文旅项目招商,我们组织团队前往各地招商引资,并积极参加全市的招商引资活动,邀请了王健林团队等前来考察。我们还在北京组织举办了由文旅部领导、业界文旅专家、旅游公司等参加的大型文旅康养项目推介会,中国旅游集团、中国电力集团等众多企业随后带队赴我区进行了考察洽谈,部分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我们的文旅招商团队一直在路上,相信会带来更好的成果。
四是加大营销力度。始终把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引领,大力组织开展各类文旅促销活动,与各类展会衔接,通过国家一线媒体、网络媒体,多渠道宣传和弘扬北岳文化精神和文旅产品。特别是今年邀请了董宇辉、俞敏洪的东方甄选团队在恒山举办了直播专场,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希望加强五岳之间以及其他兄弟景区的联系联动,组织骨干人员外出学习,积极借鉴兄弟各景区发展经验,进一步拓宽文旅市场,进一步拓展文旅创意产品的开发思路,努力提升文旅产业的发展速度。
恒山远眺
“这江川美如画卷,足够你多年留恋,群星在山顶重现;尔问我山河何在,且随我大步而迈”。文旅发展已经成了时代趋势。文旅产业是富民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和特殊功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平台,结交更多的同道,学习更好的发展经验,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并进,以期为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更好的恒山智慧。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愿我们各景区的文旅发展蒸蒸日上!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心和悦、幸福安康、万事如意!恒久北岳、厚道浑源欢迎您!
谢谢大家!
编辑 | 云杉
关键词:
恒山
上一页
相关新闻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作西北视察之行,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秘书高良佐一路随行,凡沿途所见所闻,皆笔之于书,在当时各大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蒋维乔奉教育部令,视察山西学务,乘便礼五台、谒恒岳。9月21日由北京启程,先乘火车到石家庄,到太原;再乘架窝赴五台山、恒山;然后于10月13日由大同乘火车返京。
1935年春,南京国民政府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为代表,赴陕西祭扫黄帝陵。祭扫活动结束后,邵元冲遂作西北视察之行,4月25日自西安启程,先后赴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视察。